网红字

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语言符号,而网红汉字正是这个数字化时代的产物。

网红汉字是网络时代下的一场“文字新潮流”,它们既有趣又深刻,既轻松又富有内涵。

在汉字的创造与传播中,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,也见证了语言在时代洪流中的不断演变。

囧 (jiǒng)

这个字是个老网红了!网友用它表达“尴尬窘迫”之意。看这个无奈的眉毛,看这张发出叹息的嘴,多传神啊。然而“囧”不是网造汉字,它起源于甲骨文。“囧”字的本意指的是“光明”,还是先秦战国时的吉祥图案。

烎 (yín)

本意也是光明,现在是游戏玩家的常用语,形容参与竞争和对决的亢奋状态,表现自己的霸气。“烎”字一出,热血沸腾的感觉有没有?

嫑 (biáo)

这个好理解,“嫑”意思是不要,跟不好就是“孬”一样。现在有些地方的方言里还有“biáo”的音,正是不要的意思,比如“嫑这个样子嘛!”

勥 (jiàng)

“勥”就是“犟”的意思,形容一个人性格执拗。但在网络语中,这个字常被理解成“强力”,说你“勥”,那是在夸你彪悍呢!

忈 (rén)

“二心”,这肯定不是个好字吧?又错了,这其实是古“仁”字。但在网络用语中,这个字也表示“有二心,不专一”,是用来批评人的。

巭 (gū)

原意就是“功夫”,不过是勉学的意思,而不是指武功。可是在《功夫熊猫》走红之后,“巭熊猫”也跟着火了起来。另外有个词叫“巭閄”,都知道啥意思哈?知道的朋友们,请在评论区打出来吧

怹 (tān)

知道什么是“你”,什么是“您”,也就知道“怹”是啥意思了。对了,“怹”就是“他”的敬称,这是老北京的方言。别光当着人面用敬称了,背后也用用,是这意思吧?

颪 (guā)

这个字跟“刮风”的“刮”同音,却是个名词,指高山上吹下来的风,好记吧?

氼 (nì)

人在水下面,大家都能猜到了吧?对,就是人溺水了。“氼”就是

兲 (tiān)

看到这个字,很多人顺口读成了“王八”对不对?其实这可大错特错了,这个字其实是古“天”字,八方之上的王嘛!

槑 (méi)

两个“呆”凑到一起便成了“槑”,在最近的网络流行语中,“槑”不仅呆,而且很呆。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,很傻,傻到家了。

煋 (xīng)

原义指火光四射。而进入互联网之后,被网民用其替代“火星”一词,意指跟不上节奏,与时代脱节。最初网民看到一篇很旧的转载文章,会说“楼主您火星来的吧?”,发展至今,类似内容的回帖常以一个“煋”字代替。

靐 (bìng)

网络流行字,三个雷叠在一起,指太雷了(程度比雷更深),晴空霹雳雷,用法同雷。说到“靐”,不能不说网络上自发组织的扫雷小组“天雷教”。网络语言里,“雷”是指看到某些事物,脑子里忽然“轰”地一声,感觉像被雷电过一样。

甭 (béng)

“不用”的合音(一般认为是方言词),相当于“不用”,“不要”。如:甭管,甭说没用;甭客气。

円 (yuán)

从2011年初开始在网络微博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,“看起来像个鼠标,够宅够给力”。円:比喻网购;円族:网购一族

怼 (duǐ)

大家平常说到的「duǐ」,是表示语言上的攻击、顶撞、对峙或者是反驳的意思。

怂 (sǒng)

懦弱、没有胆量、胆小怕。网络用语中, 该字又被用作“ 㞞 ”(sóng)的讹借字,义“讽刺人软弱无能”。

叕 (zhuó)

“又双叒叕”——四个“又”叠加的网红梗,早被网友玩坏。但你知道吗?“叒”读作ruò,本意是“古同‘若’,顺也”,而“叕”(zhuó)则是“连缀”之意。古人用它们形容连绵不绝的状态,如今却被用来吐槽“热搜又双叒叕爆了”,堪称汉字界的“文艺复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