盦字的意思和解释
盦
⽫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+76E6 CJK 基本汉字
盦字概述
〔盦〕字拼音是(ān),部首是⽫部,总笔数是16画。
〔盦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酓皿)组成。
〔盦〕字仓颉码是OINT,五笔是WYNL,四角码是8010.7。
〔盦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6E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0438,UTF8:E79BA6。
〔盦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。
盦的意思
盦的国语辞典解释
盦 ān ㄢ
详细解释
名
1.器皿的盖子。
《说文解字 · 皿部》“盦”字 · 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盦,此谓器之盖也。”
2.古代用以盛食物的器皿。
元 ·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 · 卷一七 · 古铜器》:“古器之名,则有……壶、盦、瓿。”
3.圆形的草屋。
清 · 徐珂《清稗类钞 · 孝友类 · 钱塘丁氏之孝友》:“既卜葬其父母于西溪而庐墓焉,乃筑风木盦以避寒暑。”
盦的两岸词典解释
盦 ān ㄢ
详细解释
1.《书》古代用于盛食物的一种有盖的器皿。
2.《书》器皿的盖子。
3.《书》原指圆顶茅草屋,后泛称茅草屋。通“庵”。
既卜葬其父母于西溪而庐墓焉,乃筑风木盦以避寒暑(清‧徐珂《清稗类钞‧孝友类‧钱塘丁氏之孝友》)。
盦字的翻译
lid of a caldron; Buddhist cloister
récipient, conteneur, container
アン オウ オ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