鞞字的意思和解释

bǐng bēi

⾰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+979E CJK 基本汉字

⾰ 部

17 画

8 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12212511232511312

bǐng,bì,pí,bēi

bing2

4654.0

U+979E

E99E9E

TJHHJ

AKFF06 AFRF98 AFRF86

鞞字概述

〔鞞〕字拼音是(bǐng,bì,pí,bēi),部首是⾰部,总笔数是17画

〔鞞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革卑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鞞〕字仓颉码是TJHHJ,五笔是AKFF06 AFRF98 AFRF86 ,四角码是4654.0

〔鞞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979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8814,UTF8:E99E9E

鞞的意思

bǐng ㄅㄧㄥˇ

基本解释

刀剑柄上或鞘上近口处的装饰(一说刀剑鞘):“维玉及瑶,~琫容刀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刀鞘。

请令以鱼皮之为献。 《逸周书 · 王会》

鞞琫(刀鞘上的装饰物);鞞芾(刀鞘和蔽膝)

sheath of a knife;

pí ㄆㄧˊ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鼓名:“召令习鼓~。”

bì ㄅㄧˋ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种服饰。

bēi ㄅㄟ

基本解释

〔牛~〕古县名。

鞞的国语辞典解释

bǐng ㄅㄧㄥˇ

详细解释

参见“鞞琫”条。

bēi ㄅㄟ

详细解释

牛鞞:县名。汉代时设置,约在今大陆地区四川省简阳县东。

《广韵 · 平声 · 支韵》:“鞞,牛鞞县,在蜀。”

鞞的两岸词典解释

bǐng ㄅㄧㄥˇ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刀剑的鞘。

bēi ㄅㄟ

详细解释

用于地名。牛鞞,县名,汉时设置,在今四川简阳县东。

鞞字的翻译

sheath

Degenscheide, Scheide (S)

fourreau, gaine

ヘイ ヒョウ ヒ ビ ベイ さ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