箄字的意思和解释
箄
⺮部 共14画 上下结构 U+7B84 CJK 基本汉字
箄字概述
〔箄〕字拼音是(bǐ,bēi,bī,bì,pái),部首是⺮部,总笔数是14画。
〔箄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竹卑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箄〕字仓颉码是HHHJ,五笔是TRTF,四角码是8840.6。
〔箄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B8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1620,UTF8:E7AE84。
箄的意思
箄 pái ㄆㄞˊ
基本解释
◎大的筏子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大筏 ,一种水上交通工具,用竹子或木头平排地连在一起。
箄筏(大筏);箄船(当船用的竹筏或木桴)
big raft;
箄 bēi ㄅㄟ
基本解释
◎古代一种竹制的捕鱼具。
箄 bǐ ㄅㄧˇ
详细解释
名词
1.宠篓之类的竹器。
bamboo's basket;
2.另见 bēi。
箄的国语辞典解释
箄 pái ㄆㄞˊ
详细解释
名
◎大筏,以竹木编成,可浮于水上。
《后汉书 · 卷一七 · 岑彭传》:“九年,公孙述遣其将 任满、田戎、程泛,将数万人乘枋箄下江关,击破冯骏及田鸿、李玄等。”
箄 bēi ㄅㄟ
详细解释
名
◎古代置于甑底,防止食物掉落锅中的竹席。
南朝宋 ·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· 夙惠》:“炊忘箸箄,饭落釜中。”
箄的两岸词典解释
箄 pái ㄆㄞˊ
详细解释
◎《书》以竹木编制而成,可浮于水面上的大筏。
九年,公孙述遣其将任满、田戎、程泛,将数万人乘枋箄下江关,击破冯骏及田鸿、李玄等(《后汉书‧卷十七‧冯岑贾列传‧岑彭》)。
箄 bēi ㄅㄟ
详细解释
1.《书》蒸煮食物时,置放在甑底,用来防止食物掉落锅中的竹编器。
炊忘箸箄,饭落釜中(南朝宋‧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‧夙惠》)。
2.《书》捕鱼竹器。
去来伊洛上,相待安罛箄(唐‧韩愈《寄崔二十六立之诗》)。
箄 bì ㄅㄧˋ
详细解释
◎《书》小笼。
箄 bī ㄅㄧ
详细解释
◎《书》冠冕的饰物。
箄字的翻译
a basket; a raft
ヘイ ハイ バイ ヒ ヘキ ビャ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