疐字的意思和解释
疐
⽦部 共14画 上下结构 U+7590 CJK 基本汉字
疐字概述
〔疐〕字拼音是(zhì,dì),部首是⽦部,总笔数是14画。
〔疐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造字法是形声字。
〔疐〕字仓颉码是JBWNO,五笔是FPLH,四角码是4080.1。
〔疐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59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0096,UTF8:E79690。
〔疐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。
疐的意思
疐 zhì ㄓˋ
基本解释
①阻擋,限止。《説文•叀部》:“疐,礙不行也。”《廣韻•至韻》:“疐,頓也。”
②牽絆;顛仆。也作“躓”。《爾雅•釋言》:“疐,仆也。”又“疐,跲也。”
详细解释
动词
1.绊倒。
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 《诗 · 豳风 · 狼跋》
跋前疐后(狼前进时会踩着下巴底下垂着的肉,后退又会被尾巴绊倒,比喻进退两难)
trip and fall;
2.停滞;阻碍 。
疐跋(困难);疐便(难易)
stop; hinder;
疐的国语辞典解释
疐 zhì ㄓˋ
详细解释
动
1.停滞、阻碍不前。
《说文解字 · 叀部》:“疐,碍不行也。”
2.踏住、踩到。
《诗经 · 豳风 · 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”
疐的两岸词典解释
疐字的翻译
fall, stumble, falter; hindered
niederwerfen
prosterné, prostré
チ シ テイ タ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