督字的意思和解释

⽬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+7763 CJK 基本汉字

一级汉字 通用字

⽬ 部

13 画

8 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2112345425111

duk1

2760.4

U+7763

E79DA3

YEBU

HGIH06 HICH98 HICH86

督字概述

〔督〕字拼音是(),部首是⽬部,总笔数是13画

〔督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叔目)组成,造字法是形声字

〔督〕字仓颉码是YEBU,五笔是HGIH06 HICH98 HICH86 ,四角码是2760.4

〔督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76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0563,UTF8:E79DA3

〔督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属常用字

督的意思

dū ㄉㄨ

基本解释

察看;监管。监~。~办。~导。~察。~促。~师。~率( shuài )(亦作“督帅”)。~战。~学。

责罚。~过(督察责备)。~责。

古代将官名。都~。~邮。~护。总~。提~。~抚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目,叔声。本义:察看督促,监督。

2.同本义。

,察也。 《说文》逆祀命者。 《周礼 · 春官 · 大祝》植中枢,立虑。 《太玄卷一周》责之术。 《史记 · 李斯传》离娄绳。 《汉书 · 王褒传》责大臣。 《汉书 · 公孙贺传》闻将军有意过之。 《汉书 · 高帝纪》亮使 马谡诸军在前。 《三国志 · 诸葛亮传》

superintend and direct;

3.督邮(官员。系汉时代表太守督察下属县吏政绩优劣、宣讲教会等的佐吏);。

4.督责(督察处罚);。

5.督过(督察责罚);。

6.督训(督察教育);。

7.督参(督察参验);。

8.督诘(督察责问);。

9.督整(督率整顿);。

10.督齐(督率整顿);。

11.督导(勉励);。

12.督治(督率治理);。

13.督理(监督治理;督率管理);。

14.督御(监督治理);。

15.督统(监督统率;率领);。

16.督压(监视压服);。

17.督视(监视);。

18.督趱(督催赶行。趱:加快);。

19.督进(督促前进);。

20.督劝(督促劝勉);。

21.督缮(督促修缮);。

22.督催(犹督促);。

23.督策(督促鞭策);。

24.督饬(督促命令);。

25.督迫(犹督促,催迫);。

26.督切(督促;督责);。

27.督索(催讨);。

28.督正(矫正;纠正);。

29.督听(正听;不偏听)

30.责备;责罚 。

督并(捆绑责打);督笞(杖罚;责打)

reproach; censure;

31.统率,指挥。

旋见一白酋印度卒约百人。 清 · 徐珂《清稗类钞 · 战事类》

command;

名词

1.统帅诸军的将领。

审知故松山殉难师 洪公果死耶? 清 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遂以周瑜、 程普为左右,将兵与 备并力逆 操。 《资治通鉴》

督镇(清代对省一级文武官员的统称);督臣(即总督);督署(总督衙门);督篆(总督的大印)

governor;

2.中医学名词。督脉 。又

督任(人体的督脉与任脉)

Du pulse;

3.姓。

督的国语辞典解释

dū ㄉㄨ

详细解释

1.监察、考核、审视。

《管子 · 心术上》:“故事督乎法,法出乎权。”唐 · 尹知章 · 注:“督,察也。谓以法察事。”

监督、督导、督战。

2.催促。

《后汉书 · 卷三五 · 张纯传》:“督委输,监诸将营。”唐 · 章怀太子 · 注:“督,促也。”

督促。

3.责备。

汉 · 王充《论衡 · 寒温》:“父子相怒,夫妻相督。”

督过。

1.大将。

《后汉书 · 卷四六 · 郭躬传》:“军征,校尉一统于督。”唐 · 章怀太子 · 注:“督,谓大将。”《三国志 · 卷三五 · 诸葛亮传》:“将军向宠,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,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能,是以众议举宠为督。”

2.职官名。具监察及指挥权责的官员。

监督、都督、总督。

3.中医上指人体的奇经八脉之一。是阳经经脉的总纲。

4.姓。如春秋时晋国有督戎。

督的两岸词典解释

dū ㄉㄨ

详细解释

1.察看;观察。

督察、监督。

2.监督指挥。

督战、督师、督学、督办。

3.执行监督的官员。

总督、都督。

4.姓。

督字的翻译

supervise, oversee, direct

beaufsichtigen, kontrollieren, überwachen (V)

surveiller, contrôler

トク うながす ひきいる みる か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