眇字的意思和解释

miǎo miào

⽬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7707 CJK 基本汉字

二级汉字 通用字

⽬ 部

9 画

4 画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、形声字

251112343

miǎo,miào

miu5

6902.0

U+7707

E79C87

BUFH

HITT

眇字概述

〔眇〕字拼音是(miǎo,miào),部首是⽬部,总笔数是9画

〔眇〕字结构是左右结构,可拆解为(⿰目少)组成,造字法是会意字、形声字

〔眇〕字仓颉码是BUFH,五笔是HITT,四角码是6902.0

〔眇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770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30471,UTF8:E79C87

〔眇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属次常用字

眇的意思

miǎo ㄇㄧㄠˇ

基本解释

瞎了一只眼,后亦指两眼俱瞎。~视(①用一只眼看;②轻视)。“生而~者不识日”。

细小,微小。~小。~~(①微小,如“~~之身”;②边远,高远,如“路~~之默默”;③远看,如“目~~兮愁予”)。~身(微小之身,古代帝王自称)。

同“”,远,高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会意兼形声。从目,从少,少亦声。本义:一只眼小。

2.同本义。

,一目小也。 《说文》能视,跛能履。 《易 · 履》

small in one eye;

3.又指小目。

4.引申眼睛失明,或一目失明。

生而者不识日。 苏轼《日喻》见一先生,一目,跛一足。 明 · 罗贯中《全图绣像三国演义》

眇视(偏盲,用一只眼看)

blind in one eye;

5.通“”。高远;久远。

不厌深而已矣。 《庄子 · 庚桑楚》彼王者不然;仁天下,义天下,威天下。 《荀子 · 王制》不知其所蹠。 《楚辞 · 九章》

眇漫(辽远无际的样子);眇眇(辽远;高远);眇绵(辽远;高远;幽远);眇觌(远视);眇视(远望;眯着眼看);眇默(悠远;空寂);眇邈(久远;遥远);眇冥(长逝);眇茫(渺茫)

faraway;

6.通“”。细小;微末。

察于微 《管子 · 水池》乎小哉! 《庄子 · 德充符》起教于微 《汉书 · 贾谊传》

眇小(微小;指形的样子矮小瘦弱);眇末(细小;琐屑);眇么(微小);眇生(渺小的芸芸众生);眇薄(姿质菲薄);眇眇(孤单无依的样子)

very small;

7.通“”。精微,奥妙。

美要兮宜脩。 《楚辞 · 湘君》虽户说以论,终不能化。 《史记 · 货殖列传序》

exquisite and ingenious;

动词

谛视;眯着眼睛看 离娄眇目于豪分。——《汉书·叙传上》 又

眇眡(仔细观看);眇暚(视的样子);眇绵(远视的样子);眇视(远望;眯着眼看) 【漢典】。

scrutinize;

眇的越南字释义

同“”。

眇的国语辞典解释

miǎo ㄇㄧㄠˇ

详细解释

1.瞎了一只眼。亦指全盲。

《南史 · 卷一二 · 后妃传下 · 梁元帝徐妃传》:“妃以帝眇一目,每知帝将至,必为半面妆以俟。”宋 · 苏轼《日喻》:“生而眇者不识日。”

2.凝注、细视。

《汉书 · 卷一〇〇 · 叙传上》:“若乃牙、旷清耳于管弦,离娄眇目于豪分。”唐 · 颜师古 · 注:“眇,细视也。”

1.幽远、高远。

《楚辞 · 屈原 · 九章 · 哀郢》:“眇不知其所跖。顺风波以从流兮,焉洋洋而为客。”唐 · 韩愈《合江亭》诗:“瞰临眇空阔,绿净不可唾。”

2.微小、卑微。

《庄子 · 德充符》:“眇乎小哉,所以属于人也。”《汉书 · 卷七 · 昭帝纪》:“诏曰:‘朕以眇身获保宗庙,战战栗栗,夙兴夜寐,修古帝王之事,通保傅,传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尚书》,未云有明。’”

眇的两岸词典解释

miǎo ㄇㄧㄠˇ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原指一只眼瞎;后也指两只眼瞎。

右目眇、目眇耳聋、生而眇者不识日(宋‧苏轼《日喻》)。

2.《书》渺小;微小。

眇然一粟、眇乎小哉(《庄子‧德充符》)!。

眇字的翻译

blind in one eye; minute, minuscule

entwerfen, notieren , scharf, hintergründig

oeil contracté

ビョウ ミョウ すがめ すがめ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