弇字的意思和解释
弇
⼶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+5F07 CJK 基本汉字
弇字概述
〔弇〕字拼音是(yǎn,yān,nán),部首是⼶部,总笔数是9画。
〔弇〕字结构是上下结构,可拆解为(⿱合廾)组成,造字法是会意字。
〔弇〕字仓颉码是OMRT,五笔是WGKA,四角码是8044.6。
〔弇〕字统一码UNICODE是U+5F0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基本汉字),十进制:24327,UTF8:E5BC87。
〔弇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。
弇的意思
弇 yǎn ㄧㄢˇ
基本解释
①覆盖,遮蔽:“~日为蔽云”。
②承袭:“法舜禹而能~迹者邪?”
③深:“其器宏以~”。
④狭。~中(狭道)。
详细解释
动词
◎弇,盖也。——《说文》弇日为蔽云。——《尔雅·释天》升于弇山。——《穆天子传》。注:“弇兹山日入所也。”是犹弇其目而祝于丛社也。——《墨子·耕法》
形容词
◎深 处必弇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仲冬》
deep;
弇的国语辞典解释
弇 yǎn ㄧㄢˇ
详细解释
动
1.遮盖、掩蔽。
《尔雅 · 释天》:“弇日为蔽云,疾雷为霆霓。”《管子 · 八观》:“塞其涂,弇其迹。”
2.承袭、依循。
《荀子 · 赋篇》:“法禹、舜而能弇迹者邪?”
形
1.深。
《吕氏春秋 · 仲冬纪 · 仲冬》:“君子斋戒,处必弇。”汉 · 高诱 · 注:“弇,深邃。”
2.窄小、狭隘。
《左传 · 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行及弇中,将舍。”晋 · 杜预 · 注:“弇中,狭道。”
弇口。
弇的两岸词典解释
弇 yǎn ㄧㄢˇ
详细解释
1.《书》掩盖;遮蔽。
弇日为蔽云,疾雷为霆霓(《尔雅 · 释天》)。
2.《书》依循;承袭。
法禹、舜而能弇迹者邪(《荀子 · 赋篇》)。
3.《书》深湛。
君子斋戒,处必弇(《吕氏春秋 · 仲冬纪 · 仲冬》)。
4.《书》指器物口狭而中宽。
5.姓。
弇字的翻译
cover over, hide; narrow-necked
decken, umfassen , fangen, abfangen
エン カン ダン ナン コン おおう せまい